功德的意思解釋有幾種,以下舉例說明:
一、功是指福利的功能,而這種功能是善行之德,所以叫德;換另外一種說法是,善行的德行有福利他人的功能,所以把這種事情叫做功德.例如大乘義章九曰:「言功德,功謂功能,善有資潤福利之功,故名為功。此功是其善行家德,名為功德。」
二、德者得也,修功有所得,所以叫功德。例如天台仁王經疏上曰:「施物名功,歸已曰德。」勝鬘經寶窟上本曰:「惡盡言功,善滿曰德。又德者得也,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也。」
三、還有認為功是指善行,德是指善心。又世人拜佛誦經布施供養等,都叫功德。
四、功德,梵語 guna。音譯是懼曩、麌曩、求那。意思是指功能福德。也就是所謂的行善所獲的果報。景德傳燈錄卷三有如下記載,梁武帝問於菩提達磨:「朕即位已來,造寺、寫經、度僧不可勝紀,有何功德?」師曰:「並無功德。」菩提達磨之所以會這樣回答,是因為梁武帝所做的僅僅是人天的小果,那是有漏之因,雖然是有而並非永恆實在。真實永恆無漏的功德,是淨智妙圓、體自空寂,不求於世。另外,在往生論註卷上也有詳論虛偽、真實的二種功德。(摘錄自【佛學大辭典】、【佛學常見辭匯】、佛光電子大辭典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