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

親近善知識是走向開智慧得解脫的第一步

佛在«中阿含經第十卷習相應品本際經第十»中對比丘們也開示到,開智慧得解脫,也有重重的原因,探究其最根源的原因,是因為親近善知識,聽聞善法的緣故,以下亦節錄佛陀的開示供諸位讀者參考:

明.解脫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明.解脫習。答曰。七覺支為習。七覺支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七覺支習。答曰。四念處為習。四念處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四念處習。答曰。三妙行為習。三妙行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三妙行習。答曰。護諸根為習。(:智慧的意思;:因的意思;七覺支:又名七菩提分、七覺分、七等覺支,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。一、擇法菩提分,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。二、精進菩提分,即以勇猛心,力行正法。三、喜菩提分,即心得善法,而生歡喜。四、輕安菩提分,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,而得輕快安樂。五、念菩提分,即時刻觀念正法,而令定慧均等。六、定菩提分,即心唯一境,而不散亂。七、捨菩提分,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,而力行正法。; 四念處: 又名四念住,即身念處、受念處、心念處、法念處。身念處是觀身不淨;受念處是觀受是苦;心念處是觀心無常;法念處是觀法無我。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,以慧觀的力量,把心安住在道法上,使之正而不邪。; 三妙行:身口意三善行.諸根:眼耳鼻舌身意六根.)

護諸根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護諸根習。答曰。正念.正智為習。正念.正智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正念.正智習。答曰。正思惟為習。正思惟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正思惟習。答曰。信為習。信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信習。答曰。聞善法為習。聞善法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聞善法習。答曰。親近善知識為習。親近善知識亦有習。非無習。何謂親近善知識習。答曰。善人為習。

是為具善人已。便具親近善知識。具親近善知識已。便具聞善法。具聞善法已。便具生信。具生信已。便具正思惟。具正思惟已。便具正念.正智。具正念.正智已。便具護諸根。具護諸根已。便具三妙行。具三妙行已。便具四念處。具四念處已。便具七覺支。具七覺支已。便具明.解脫。如是此明.解脫展轉具成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