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乘佛教區,是菩薩道思想中最最核心的修行動力,怎麼說呢?
在大乘經典中,常會看到這樣的一段話: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。
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就是佛菩提,也就是佛陀所成就的最高最究竟最圓滿的覺悟。
故簡言之,發這種菩提心,就是發成佛的心,也就是"想要成佛"的願望,以世俗的例子來做比喻,那就好像是有人發願要拿到博士學位那樣。發了願望之後,就要長年努力用功,最後才可能成願,否則,就會只是一個不錯的願望而已。
不過發成佛的願望,若想圓滿,所需完成的時間是以累生累劫來形容的,並不像博士那樣十幾二十年就可以完成的,這點不可不知。
佛教徒都知道,成佛必須是累生累劫福慧雙修,三衹百劫福慧圓滿,福慧二足,才能達成,換句話說,就是累生累劫努力修福又努力修慧,最後才能成就。
而修福就是發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,怨親平等,修慧就是發心斷除自己的無明煩惱,當然,有智慧了之後,又可以教導眾生斷除他們的無明煩惱,而這種幫助,才是最究竟的幫助。
例如,舍利弗在入涅槃之前,回家鄉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,他度化他的母親,後來讓他母親證得初果須陀洹即是。凡有人證到初果之後,再經七番生死,最後一定會證得四果阿羅漢,解脫生死,脫離輪迴,所以,舍利弗說: 他母親的恩,已經報了,接著他就入滅去了。
最後補充一點,累生累劫所修的福與慧二者,是相輔相成,互相成就的,彼此不會是沒有關係的,這一點也必須了解。
祝福 有願者 必成就 阿彌陀佛!
在大乘經典中,常會看到這樣的一段話: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。
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就是佛菩提,也就是佛陀所成就的最高最究竟最圓滿的覺悟。
故簡言之,發這種菩提心,就是發成佛的心,也就是"想要成佛"的願望,以世俗的例子來做比喻,那就好像是有人發願要拿到博士學位那樣。發了願望之後,就要長年努力用功,最後才可能成願,否則,就會只是一個不錯的願望而已。
不過發成佛的願望,若想圓滿,所需完成的時間是以累生累劫來形容的,並不像博士那樣十幾二十年就可以完成的,這點不可不知。
佛教徒都知道,成佛必須是累生累劫福慧雙修,三衹百劫福慧圓滿,福慧二足,才能達成,換句話說,就是累生累劫努力修福又努力修慧,最後才能成就。
而修福就是發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,怨親平等,修慧就是發心斷除自己的無明煩惱,當然,有智慧了之後,又可以教導眾生斷除他們的無明煩惱,而這種幫助,才是最究竟的幫助。
例如,舍利弗在入涅槃之前,回家鄉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,他度化他的母親,後來讓他母親證得初果須陀洹即是。凡有人證到初果之後,再經七番生死,最後一定會證得四果阿羅漢,解脫生死,脫離輪迴,所以,舍利弗說: 他母親的恩,已經報了,接著他就入滅去了。
最後補充一點,累生累劫所修的福與慧二者,是相輔相成,互相成就的,彼此不會是沒有關係的,這一點也必須了解。
祝福 有願者 必成就 阿彌陀佛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